Search

復健科色鉛筆的日常
(圖為去皮膚後- 腳踝外側解剖構造)

17歲可愛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復健科色鉛筆的日常
(圖為去皮膚後- 腳踝外側解剖構造)

17歲可愛小女生來我門診,一跛一跛扶著長雨傘走進來,說三天前從樓梯上跌一跤,腳翻船扭到,一開始還好好得可以快走,現在腳腫到鞋子穿不下去,腳又刺又紅,根本無法承重,腳踝側邊還有紫色瘀血。

我問她這三天做了什麼,那位可愛小女生回答,她除了睡覺以外,乖乖每天隔兩小時就熱敷加按摩二十分鐘,聽室友說:越熱越能增加血液循環,所以就用近乎會燙傷的燒熱水袋,裹著毛巾敷患處。但不知道為什麼一直的沒好,越來越痛。

我望著她汪汪大眼睛,心中流露出小小憐惜,拿起超音波放在腳踝最腫的地方,緩緩道出:『可愛的小妹妹,其實扭傷前六小時要冰敷唷,之後溫敷就好,也先不用按摩推拿傷處,剛扭傷的時候,常常伴隨韌帶扭傷,腳踝血管的通透性會變強,血管呈現開放狀態,偵測到身體受傷以致發炎物質跟組織液都進入到腳踝,如果這時候熱敷,又用滾燙的溫度,會使受傷的血管像關不起來的水龍頭一樣,嘩啦嘩啦的組織液不停止地積在腳踝,就會越來越腫喔。
小妹妹妳看,超音波下這一大堆跟火焰一樣的血流充滿整個外側關節跟軟組織,皮下都一堆黑黑的組織液體(或是血塊),就是發炎的表現喲!』

接下來我指導妹妹做簡單貼紮(彈性繃帶),開消炎藥物,以及指導簡單踝關節退腫運動。

一週後再見到她時已經可以正常穿鞋及走路了,雖還不能跑步,但這位可愛小女生表示一直在進步,她笑笑道別,露出兩個小虎牙走出診間,我的心都快融化了。

腳踝有非常多骨頭和關節,幾乎每個人都有扭傷經驗,走路時腳踝承受身體體重,所以扭傷時容易腫起來,若沒處理好,有70%也易再次受傷。剛受傷時正確的處理很重要,除了快速恢復外,也可以避免二度傷害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工作邀約等相關合作, 麻煩跟經紀人聯絡唷, 亨亨 0910922887, [email protected], line id:boki1120,謝謝。
李薇復健科醫師,健康繪畫生活日記
View all posts